17越抱怨,越吃亏

孙建冬把调整后的四季度销售方案发给小区经理们,同时抄送给了自己的老板江波以及中央市场部和销售效益部的相关同事,想了想,在抄送名单上又加上了杜拉拉。

梁诗洛收到孙建冬的邮件后,满怀期望地点开附件,一瞧,自己的指标居然又加了三十万!她几乎怀疑自己看错了,再看一遍,还真是加了三十万!梁诗洛连忙查看别组的情况,发现同样遭遇的还有张凯。这太出人意料了!她那暗夜繁星般漆黑闪亮的眼睛慢慢暗了下来,令她失望的不仅是加指标本身,加就加吧,做销售的,谁没被加过指标呢,她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和张凯受到了同等的对待。

梁诗洛闭上眼睛双手慢慢地搓揉着太阳穴,试图让自己从失望中平静下来。她把三条产品线逐一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大致分析了一下整个南区的情况,最后不得不承认,要是换了自己在孙建冬的位置上,也会这么做的—既然横竖都是要多接这三十万,不如索性接得大方点。梁诗洛打定主意,马上回了封邮件,干脆地表示“有孙老板的领导,一定会克服困难,带领全组同事完成全年指标”。

张凯白天在外面拜访客户,晚上回到公司打开“小黑”一看:费用一分钱没给他加,指标反倒往上长了三十万。他还没法发作,因为孙建冬给同产品线的梁诗洛组也加了三十万指标。

张凯阴着脸看完数据,心里很郁闷。他拿不准孙建冬是因为自己的当众顶撞而有意修理自己,还是真的认为该给这条产品线加指标。不管怎样,他感到公司这么对他,太没有良心了!去年,为了给南大区减轻压力,他干脆地承担了本不应加给他的指标。可是,就算种庄稼,也要讲究个保持地力休养生息吧,今年好歹该让他这个去年的功臣稍微喘口气才是!孙建冬倒好,不但不给钱,还往上加指标,让他怎么向手下的销售代表交待呢?

张凯感到一口气堵在胸口憋得慌,很想找个人说说。

拉拉正准备收工,张凯苦着脸来了。他一屁股坐下,不等拉拉问,他就怀着满腹的愤愤不平,唠唠叨叨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拉拉听完,心里也闹不清孙建冬对指标的调整是公事公办还是修理张凯,就算孙建冬真是在修理张凯,站在她的立场上也不好和张凯说什么。但她感到,张凯对老板的态度肯定不太合适。

张凯问拉拉,你帮我和孙老板说了程文洁的事儿吗?拉拉说,说了,他挺理解挺支持你的。张凯说,那你看他这次的调整,他越调,我越不得好!这算什么支持?

拉拉沉吟了一下说:“生意上的事儿我说不好。单从数字上看,这次调整也算不偏不倚吧—你和梁诗洛卖的是同样的产品,你俩负责的区域重要性也差不多,增加的指标自然应该不相上下。孙建冬没给你增加费用不假,可我看他也没给诗洛增加费用嘛。”

“拉拉,你知道的,我们的资源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孙老板手上控制的销售费用,另一个是由市场部控制的市场费用—你别光看我和梁诗洛分到的销售资源差不多,市场资源上我吃大亏了!梁诗洛把中央市场部的人笼络得确实好,把我那一份儿都吃了!”张凯很不服气,“孙老板呢,既不肯把他手里的销售资源多匀给我一点儿,又不肯帮我出面和中央市场部交涉,他在会上说市场资源他说了不算,让小区经理自己搞定,还说什么谁能拿到资源是谁的本事,嗬!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如果什么都靠小区经理,要大区经理干吗?”

拉拉听他最后那一句,不由得笑道:“我靠,反了你了!”

“本来就是!”张凯理直气壮。

拉拉也不和他客气:“要我说,诗洛你没什么好怪她的。谁都想为自己争取利益,你要是能多要到钱,难道不要吗?所以吧,与其怪她争了你那一份食,还不如想想她高明的地方在哪里,你也可以像她那样去影响中央市场部嘛。”

张凯大摇其头:“以前约翰常当市场总监的时候,从王伟到邱杰克,就都不买市场部的账。市场部那帮人,仗着手里攥着市场费用,好像全世界都要看他们眼色行事了!我是给公司做事儿,又不是为我自己!让我朝市场部的人点头哈腰,我做不出来。”

拉拉不以为然:“那你就别抱怨了呀!再说,我也不信中央市场部是仅仅靠你点头哈腰就肯给钱的。难道他们不是更看你能有多少产出,来决定投入多少资源吗?”

张凯叹气,走火入魔似的重申自己的中心思想:“拉拉,现在南区整体业绩落后,我能明白老板的难处,绝对不会有力不使,但是我真的需要多给点儿资源,你有什么好办法教我两招?”

拉拉发笑道:“别逗了!你自己是做销售的,想要资源倒找我这个不懂销售的人支招。”

张凯却很认真:“有个事儿我说了你别生气,听说你要资源的能力很强,连竞争对手的资源都要得到!所以李斯特不给你资源,你照样过得很滋润。”

拉拉哭笑不得,咬牙道:“是哪个王八蛋这么胡乱编排?谁说李斯特不给我资源了!”

“那你当我放屁。我的意思是,就算你的老板手上没有资源,我觉得你这么能干,肯定能想到别的办法对付。”张凯说,“说真的,拉拉,只要有钱投入,我就能向客人要到生意。我跟孙老板做了详细分析,钱投到哪里都说得清清楚楚的,他就是不松口,不知道是不放心我对客户的潜能分析,还是舍不得投入。”

拉拉想了想说:“我跟你说个笑话,话说有个男人赶着二十头猪去赶集,途中遇到大雨,他便去一户农家求宿。一个农妇出来说,家中只有她一人,不便留他。男人恳求道:‘只住一晚,给猪一头。’农妇答应了,但声明家中只有一张床,没有床可以给这个男人睡。男人又恳求道:‘让我也睡到床上吧,给猪一头。’农妇想想答应了。半夜,男人要求睡到农妇上面去,农妇不肯,男人保证说:‘我上来后不动,给猪一头。’农妇想想还是答应了。过了一会儿,男人忍不住了,和农妇商量说:‘就动一下。’农妇坚决不同意。男人说:‘动一下给猪两头。’农妇终于答应后,男人动了八下就不动了,农妇连忙问:‘怎么不动了?’男人说:‘猪没了。’农妇小声说:‘我给你猪。’天亮后,男人吹着口哨,愉快地赶着二十头猪上路了。—这个故事说明两点:第一,客户需求是可被引导和培养的,或者说可被制造的;第二,为了引导和培养客户需求,前期的适当投入是合理的和必须的。”

张凯不笑,严肃地说:“你这笑话虽然能讲明白道理,但是有点低级俗气,不登大雅之堂。”

拉拉顿时颇为扫兴:“胡说,这是哈佛的经典营销案例,如何不登大雅之堂?!”

张凯认真地追问:“那你这笑话的题目叫啥?”

拉拉忍着笑说:“就叫‘我给你猪’吧!”

“行,明天一早我就给孙老板说一遍‘我给你猪’。”

拉拉正色道:“张凯,我不好对你老板提这些事儿,要不他该多心了,以为我们背后议论他什么,对你反而不好。”

张凯心领神会:“明白。我打算和老板谈一次,指标的事儿就不提了,争取多要点儿费用,行就行,不行也不再提了。放心,我会积极正面地沟通,保证不抱怨,也不顶撞,而且是单独沟通。”

“就是呀,你这么聪明的人,还能转不过这个弯来。我跟你说,爱抱怨的人是最吃亏的,越抱怨,越吃亏,往往活也干了,人也让你得罪了,最后老板还认为你负面。”

张凯敏感地追问:“是不是孙老板跟你说我负面了?”

“他什么也没说过!我那是泛指。你怎么这么敏感?其实孙建冬对你还行的啦!”拉拉嗔怪道。

关于那份指控张凯的匿名信,江波已经和曲络绎打了招呼,拉拉也发邮件汇报了情况,但曲络绎还没有正式表态,所以拉拉暂时没法儿告诉张凯世界上发生过这么一档子事儿。

拉拉想,只要曲络绎答应那事儿到此为止,她就可以找个合适的时机,私下对张凯说出实情,也好让他知道孙建冬的良苦用心,免得两人心存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