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土地变奏出的亿万富翁

在Q市,不,应该说在Q市房地产圈子里,有一个公开的秘密,赚钱最多资本最雄厚的并不是那个在媒体天天露面,常常出没于大厅广众面前,时有接受领导授予的勋章和光环的东方龙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栗光旦,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个栗光旦不仅不是Q市房地产界的老大,真算一算他的家当,早有资不抵债之嫌了。虽然摊子铺的最大,但是背的债务更大。也是没有办法,只要行业一搞活动,一有聚会,一有需要出血的时候,不论政界还是同行,特别是媒体,首先相中的就是他栗光旦。大家都说他有钱,拔根汗毛比别人的大腿还粗。这栗光旦为人也厚道,人缘又好,遇上这事,就哑巴吃黄连了。久而久之,大家都以为他真得有钱,就认为他的房地产在Q市当属首席交椅了。实际上,真正的苦衷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常常独自一人偷偷的为这种境遇悲哀落泪。

在Q市房地产业中,真正有实力的资本最雄厚的也是赚钱最多的是潜仁鼎力相助的名不见经传的金子城中港合资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老板姓金名子。说他名不见经传,是这人连同他的金子城公司(以下简称)从不与媒体沾惹,更不在媒体上露面,电视台报社的记者反复持久地约见他,他总是3个字——没时间。他不参加同行业的聚会,也不去听那类光环耀眼的企业家的重要讲座或出席什么论坛。当然,他没有任何勋章,任何嘉奖,任何头衔,任何社会职务,甚至在Q市最权威的报纸上排出的十大房地产明星企业中,就没有他的名字。不了解内情的人以为,这家金子城确实不行,要不然,连前十名都进不了。了解内情的人知道,如今的媒体,早已失去的客观公正的威严,就在Q市所谓的十大房地产明星企业中,其中5家就属亏损企业,只是因为他们照报社要求交足了广告款或赞助费,那名字就上榜了。这个金子,不弄这事,他的钱才不往这里花哩。

金子城之所以被圈内人一致看好,是因为他们开发的房产最多,卖得最好,员工工资最高,且储备的土地最多,后劲最足。不像一些房地产公司,吃了上顿没下顿,开发一个小区,下边就没了储备的土地……

金子城的发迹,实则充满了潜仁的心血。这事早先并没人知道,后来有人发现,潜仁总是暗中帮助金子捣鼓土地,久而久之,就悟出个中奥妙。不过,潜仁与金子两个人都不承认这事,都说只是萍水相逢的一般关系。承认不承认并不重要,实事毕竟就是实事。是一次几个知心朋友小聚畅饮,金子喝得高了,兴奋了起来,兴奋之时吐出真言:

“俺能走到这一步,全是潜叔(他称潜仁为叔)指的路,帮的忙啊!恩人啊!潜叔。”

有人就颇有兴趣地追问,你潜叔咋个指路帮忙了?

“从俺公司的名字,到俺公司办成与香港金子城合资的涉外企业,还有弄地买地,还有找大领导,要是没有潜叔点拨帮忙,俺找大人物,连门在哪都不知道……

Q市的房地产的兴起,是在90年代初,那时候,金子还是个30来岁刚靠侥幸加大胆赚了些钱的毛孩子。是在潜仁一手指导下,他方慢慢入道了。开始,潜仁就发现捣鼓土地大有甜头,但是,作为他的身份,他还不想完全跳进商海,而是要走自己的政治经济道路,可是又不想放弃这个诱人的产业,他就指示这个已经发了点小财的所谓暴发户金子,让他与香港金子城合作,注册一个中港合资的房地产企业。香港确实就有一家叫金子城的股份公司,据说有10余家股东港商。就这样,金子城公司成为了Q省Q市批准的为数不多的第一批房地产公司,且是与港人合作的涉外企业。这种涉外企业不仅在税收方面能获得政府的关照,而且在干部的心理上,也有着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优势。对这号企业,政府似乎就应该大开绿灯,放开搞活,鼎力支持。而不能像对待一般的企业那样抠抠唆唆的。也许有这种原因的作用,金子城一问世就不同凡响,办什么事就特顺。金子在潜仁的指导下,第一次就划走了3000亩土地。90年代初房地产商置买土地,不像今天,一切流程挺透明的,卖地一方是要通过媒体发布消息的,买地一方是要报名并交押金及有关证件,最后在指定地点,由专业的拍卖行将土地进入拍卖程序。参与买地的房地产商要照着拍卖师的叫卖声报价举牌……那时的买地,是房地产商与政府主管土地的官员私下沟通洽谈,谈的差不多了,由政府的主管土地的官员操作下文件,将乡村某块土地以多少价格出手划拨出去,其中诸多环节虽然需要层层盖章同意。但是这种事,房地产商都是能做成办妥的。因为他们找的人是政府管事的人,有权的人,执行政策的人,说话算数的人,能够起草文件的人。土地成交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有的土地是政府先有规划的;有的土地是尚未规划其用途,而是开发商看好了那地块,就来找政府接洽磋商,企图弄走开发。政府的官们就挤弄出各种理由,使其与国家有关政策接上轨,再根据这种政策的支持,炮制出划拨土地的文件。这样,开发商就心想事成了。也有那开发商直接与村支书,乡书记嘀咕商量先达成买卖意向,尔后到区政府办手续,再经市里认可的,各种弄法都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只要会因地制宜,事情就办得成。

金子城那时能一下子弄到手3000亩土地,与他是中港合资企业很有关系。当时地方上都很看好这类外资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吸引他们在本地筑巢建窝,好像一提境外的投资商,都是腰缠万贯的大亨。所以对他们总是予以特殊的待遇,生怕飞来的凤凰另攀高枝。可是,不久以后,有人发现这家金子城公司根本不是与香港的合资企业,他们是打着涉外企业的旗帜,享用国家对这号企业的各种优惠政策,是钻改革开放初级阶段的空子。还有人说,金子城并没有什么经济实力,那个叫金子的老板原来是个发点小财的个体户,只是他抓准了机会,在大家都不敢下海弄水时,他仗着胆子大,又有些点子,几笔买卖下来,挣了好几百万元。这点钱,充其量也只能算个小暴发户。接下来关紧的几步,是潜仁扶着他走过来的,也就是走过来这关紧的几步,他摇身一变成了Q市房地产中的大亨啦。是他弄到3000亩土地的时候,圈来的地急需开发,这时候,他根本没有分文开发资金,有的只是一屁股的债。但是,他有了土地,他只是拿出200亩土地与一家财大气粗的企业联手开发房地产。他出土地,对方出钞票,合作开发,利润分成。就在这个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土地价格就猛涨起来,就在他弄到3000亩土地的10个月之后,有人找他,求他转让一点手中的土地,情愿出他买地款价的两倍资金。那次他倒手出去400亩土地,一下赚了1000多万元。就这样,一个千万富翁诞生了。至于涉外企业是真是假,与港人到底合资没有,已经不再重要。大约3年之后,谁也没有料到,奇迹像海啸般地爆发了,他手中的2000多亩土地,每亩地竟增值了30余万元,一个数亿元的超级老板就这样问世了。随之,他的产业全面开花了,规划了10多个小区,每个小区仅仅开发它的外围,大多精华地方暂时按兵不动,留作二期、三期、四期后续工程开发。这种方略可谓战略眼光。一是如此弄法不至于使投入资金过大而压力过重,二是他在等待土地的自然增值,他已尝到了那种奇迹带来的惊喜。同时,他还在昼思夜想着开拓新的领地。他钻天拱地地寻觅土地,他要储备充足的土地,土地是金子,这名字叫对了。金子城公司,只要弄到手里土地,就等于储备了金子,土地是会越来越难弄的。他已发现,国家开始学精了,明白了,对于土地的政策是愈来愈合理、愈科学、愈严谨、愈规范了。初级阶段的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正一个又一个地被填补着。他看准这步棋,就在储备土地上下了死力,当然其中不乏潜仁的辅助与运作。这些年,金子城扪着头弄了国家多少土地,已没人说得清了。看到的只是出了形象的住宅小区。这也是因为金子城体制上在发生着变化,从大公司里繁衍出若干小公司,这些公司各自有自己的法人,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用金子的话说,即使倒闭个把公司,也坏不了大事。实际上,这些从金子城拨离出的小公司,还是听金子指挥的。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担心金子城的整治土地的弄法太扎眼,需要分流分流。

与金子城同时起步的10余家兄弟公司,也有的经营得很不错的,有的却到了捉月禁见肘的拮据境地,还有两家已宣布倒闭了。眼下,在这块方阵已涌现出房地产公司400多家,行家知道,这400多家中,其中有350家以上是滥竽充数的家伙,有名无实的皮包公司。他们一无资金,二无项目,天天梦想着空手套白狼的好事。晚矣!如今哪里是金子起步时的那种境况……

我到Q市时,就闻悉Q市新城开发区土地拍卖的喧闹场景,近百家省内外房地产大腕云集拍卖现场,竟然将房地产估价师评估的10万元1亩地价叫喊到90万元1亩,甚至100万元。行家知晓,土地价格并非随心所欲的数字,先前金子城买下的土地之所以数十倍增值,不仅有大气候的关系,更有土地配套设施的迅速完善的缘故。而Q市新城区,眼下还是一片荒漠,要水没水,要电没电,天然气更是遥远飘渺,至于医院、商场、公交车、学校等等,都还是镜子中的烧饼,中看不中吃。这样的土地,咋个能值90万元乃至百万元1亩。据说,都是些30来岁的刚涉足房地产业的少老板们把价格抬上去的。当然,这些少老板大多是有些背景的人物。那次所谓成功的土地拍卖,金子城的老板就没露面。有人说,他出外考察不在家,有人说,开发区就没邀请他参与这事。知情的人说,他是最早接到开发区的土地拍卖邀请函的人之一。那一天,他正听潜仁跟他上课。潜仁说,这事千万不能跟着那些狗屁不通的伙们瞎嚷嚷,你就没想想,那个Q市新城区的规划压根就有病啊,那片荒地得1000个亿甩里才能见效,别人不知道,咱还不知道,Q市哪里有这1000个亿?100个亿一时也拿不出啊!这事既然领导定了,咱决不能跟领导打别,说这开发区弄不成,咱得跟着吆喝两声,吆喝是吆喝,可千万不能动真格的。你想想,你要是把那地买下了,敢投资吗?说句真话,金子,它Q市新城区10年内要能弄成,我头朝下走路。可你投的钱敢叫压上10年吗?笑话。潜仁还说,要想在新城区弄地,只能弄政府政策特优惠的教育用地和经济实用房用地。就是在潜仁的点拨下,金子连那拍卖场地的边都没有沾。

就是那次拍卖土地,媒体做了现场报道,首批5000亩土地一拍而光,创下一次收回土地款40个亿的空前纪录。可是,拿到土地的开发商,至今却不敢投资开发。不是不开发,是看一眼那方茫茫乡野,谁不害怕把钱投进去了,收不回来的结局。房地产业有句名言:

“土地是金,房子是银,卖不出去,则废铜烂铁一堆。”

诸多房地产商就是这样倒闭的。前车之鉴,后人之师嘛,商人们在观望,在思索,在忐忑不安。

如今政府较前些年聪明多了,老练多了。如今的商人(真正的商人)也较前些年聪明了。我翻阅着关于土地的机密材料,浏览着Q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新城开发区”、“高教园区”等等,心头一阵又一阵地疼痛起来。我不敢计算这么多开发区占用了多少耕地,因为我知道其中有多少耕地就不需要占用,那是政府为将这种土地出让金纳入他们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资金来源。还有这其中有多少土地是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弄假成真。

倘若这些有权的官们把耕地当作自家的资产,我敢说,他们决不会去办这类傻事。可是,现在他们却在疯狂地做着……

使我苦恼的是,我明明知道Q市新城开发区是个误区,至少是不到时候罢,是太超前了罢。可是,我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一步一步地滑下去。不过,我并不是完全的心灰意冷,而是时时梦想着会有奇迹出现,会有商界大亨突从天降,到此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