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主持人在台上宣布了杨木的名字时,杨木仍不相信该轮到他发言了,他左右望着,一旁的办公室主任刘清推了他一把说:“院长,该你发言了,喊你呢。”

杨木这才低声清了清嗓子,精神百倍地走上讲台,当他在台前站稳的时候,他的心仍然慌跳着,眼睛不由自主又看到了刘清,刘清举起两个手指,向他发出胜利的信号,杨木于是环视全场微笑了一下,将稿子放在讲台上,亮起了嗓音。

杨木的发言终于开始了。

最初的几分钟,他感到台下乱哄哄的,有人悄悄议论着什么,从他们的神情看,那是一种微妙的不屑,杨木知道从本会场发言人的资格看,他不算有资格的人,他工作的城市是一个中等城市,连省会都够不上,而此次与会的发言者大都来自台海地区,或者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杨木所在的城市充其量是个富裕的鱼米之乡。从学术的角度看,他属于小城市来的人,而真正的学术单位无疑都在信息发达的大都市。台下听众不屑的表情和议论显然是可以理解的。

杨木是这样一个人,你越看不起我,我越要让你看一看。他的嗓音在台下的议论中悄悄扩张,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汹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便势不可挡了。

发言始终围绕医院的管理和服务,甚至谈到了资本运作,杨木把在国外学到的管理知识,加上国内数家医院的管理经验,融会贯通,一一道来,数分钟后,会场就安静下来了,在一片安静的气氛中,杨木的发言越来越有底气,就像宣读他的就职演说一样,杨木要争得每分每秒的成功。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张扬过自己了 ,今天在这个讲台上,面对国内如林的医学管理强手,杨木总算把心里想表达的东西很适时机地表达出来了,当他的发言接近尾声的时候,他突然用一口流畅的英语表达了对台下听众和会议主持人的谢意,于是雷鸣般的掌声顷刻在会场此起彼伏起来了。

刘清的巴掌拍得最响,当杨木从台上走下来,走到他身边的时候,刘清还在拍巴掌。

杨木兴奋得脸都红了,他红着脸刚刚坐下,周围的人就凑了过来,有递本子让他签名的,有邀请他去外地讲课的,还有上来跟他握手的,会场再也安静不下来了,以致主持会议的人对着话筒喊了半天安静,会场才恢复到从前的秩序。

下一个发言者显然没有杨木的观点新鲜,语音的气势也没有杨木的强烈,一会儿会场下边的听众就开起了小会,好不容易熬到发言者走下讲台,这时主持人宣布某领导讲话,会场上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领导是个中年人,身材精瘦,属于当下流行的时髦体型。领导将会上发言的情况大致总结了一下,最后的焦点就落到了杨木的发言上,说杨木的发言将中国的医学管理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本次会议最有影响力的发言。

会场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显然是献给杨木的。

散会的时候,杨木一下子就成了中心人物,与会者把他围了起来,所有可能暴发的热情都给他了。

杨木显出一脸的自信,别人问什么他回答什么。

更令人高兴的是当即有出版社索要他的讲话稿,准备出书。

杨木说:“我有完整的书稿,不知选择什么样的出书方式?”

出版社的人回答:“这样吧,出这类书我们常选择注资方式,但你这部书我社可以无条件出版,只要作者同意就行了。”

杨木于是在对方盛情的邀请之下签了出书合同。

这件事使杨木的信心显然增大了,以致散会返回家的路上,他对刘清也摆起了院长的小架子,两人坐在软席包间里,他一会儿喊刘清倒水,一会儿又喊刘清帮他调电视频道,而刘清分明清楚每张软卧前的电视机频道是不需他人调的,可刘清还是从上铺跳了下来,他帮院长杨木调好了频道,屏幕上是美国一部刚刚获奖的电影《华氏911》,据说是讽刺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刘清坐在杨木的铺上看了一会儿,想跟院长杨木说些什么,但发现杨木看得很专注,刘清只好又跃到了上铺。

软席包间总是满的,刘清和杨木所在的城市离京城很近,没有飞机,他们只好选择火车,其实开车来也可以,但杨木总觉得公路不太安全,所以他大多时间拒绝坐小车,杨木曾在一张报纸上看过一个资料,每年公路因车祸死亡的人数愈万,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是这个数字中的一员,因为每个人都有在公路上乘车的机会。

刘清回到上铺没有打开电视,上铺电视的信号不好,刘清睁了会儿眼睛,听听杨木没什么动静了,就想闭眼睡觉,这几天他很累,跟杨木出来开会几乎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他做的,办公室主任干点杂务是应该的,关键是他还要帮杨木出谋划策,给他打气,在他没精神的时候让他精神百倍地出场,他这个院办主任要兼备一个职业心理学家的素质,否则院长杨木就不可能在会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样看来,刘清的功劳真是蛮大的,如果说杨木只有百分之六十的把握成功的话,那百分之四十的成功应该来自刘清。想到这儿,刘清兴奋起来了,他甚至丝毫睡意也没有了,他往铺下看了一眼,杨木好像还在看电视,耳机的声音很大,另外两个铺上的人也在看电视,因为都在全神贯注自己铺上的电视,彼此自然听不见耳机的声音,只有刘清听得十分清楚,他翻了个身,脸朝下对杨木说:“耳机的声音太大了吧?”

杨木未理睬,好像没听见。

刘清就把话又说了一遍,杨木还是未理睬。刘清心里便有点火了,心想:刚刚赢得荣誉就不认人了,那荣誉是谁帮你赢得的呢?然后,刘清就俯下身去试图推杨木一下,他的胳膊正好能够到杨木的肩膀,这时候他发现杨木睡着了,喉咙里已经发出了鼾声。

刘清暗笑了一下,人对人的理解有时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他翻身到了下铺,将杨木铺上的电视关闭,耳机摘下,又将杨木的睡姿扶正。

杨木睡得很踏实,刘清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杨木丝毫没有感觉。

刘清回到上铺不久,也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还有半小时就到站了,服务员正来喊他们换票。

杨木坐了起来,刘清也坐了起来,两人出了包厢去洗漱。回来时还有数分钟的时间,刘清边收拾东西边说:“快回单位了,想想院长昨天在大会上的风采,简直不敢相信那是院长杨木啊,那一瞬间我真正从心里承认了您的学历,到底是国外留过学的博士啊!如果院长平时在医院里讲话也这么出彩就好了,一下子就把人震住了,可是医院好像局限了您管理水平的正常发挥。”

杨木笑了一下,意味深长地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啊。”

刘清会意地笑笑,“我理解院长的话,把您摆在医院院长这个位子有点屈才了。”

杨木看看刘清,想说什么又没说。

车刚好到站了,刘清提好自己的行李,又来帮助杨木,杨木也未推辞,将一个大包递给了刘清。

出了站,刘清才想起应该叫司机来接站,怎么把这事忘了,院长出差司机接站送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刘清就说:“我叫司机来接吧。”

杨木说:“打个车算了。”

刘清说:“不行,太没院长的派头了,时间一长,人家会小看你的。这不是在国外,是在国内,国内人的习惯就是官有官相。”

未等杨木表态,刘清就开始打司机的手机,手机关机,半天也打不通。刘清气了说:“回去就把这司机开了,杀鸡给猴看,我就不信你在外边这么威风的一个院长,管不了一个小小的医院.。”

杨木说:“算了,还是打的士吧,方便一些。”

两人就朝出租车停靠点走,脚步都很疲惫。

这时,杨木听到人群中有人喊他的名字,刘清同时也听到了,两人循声望去,竟是医院眼科医生马笙。

马笙快步走到他们跟前,笑着说:“我刚刚送走一个朋友,转身就看到院长和主任了。开会回来啦?司机来了吗?”

刘清说:“事先没打招呼,现在又找不见人了。”

马笙接过院长和主任手里的包说:“那就坐我的车走吧,难得为两位领导效力。”

刘清感到马笙就像及时雨一样来得太是时候了,三人往前走的时候,刘清心想:这个马笙医生倒是挺机灵的,院长用人时不妨考虑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