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山崎用内线把佃叫到三楼的技术研发部,佃上去就看到拆散的变速器。零部件整齐地排列在地上,研发部成员都拿着笔记本站在旁边,边记边打量那些零件。

“这是凯马机械的变速器吗?”

凯马机械是一家大型变速器厂商。

佃问了一句,山崎马上过来给他看放在一块满是油污的布上的零件。

“这是那个大森阀门的,很有意思。”

佃接过阀门仔细观察,然后瞥了一眼角落里的检测仪器,问:“检测过了吗?”

立花洋介把打印出来的检测结果递给了他。

“原来如此。”

佃看过上面的数值,重新打量了一会儿阀门,然后道出自己的看法。

“这东西比我想的小,而且比外表看起来的轻。瓣叶的配置和游隙的关系应该很有特征。你们查查有没有专利吧。除了阀门,这个阀体也是大森阀门的吗?”

阀门并非单独存在的部件,而要组装在具有复杂油压回路的阀体中运作,两者综合起来称为控制阀,也就是汽车等机械进行换挡变速时进行油压控制的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如果只是阀门单体,性能方面我们应该能达到……不过拓展到整个变速器,那就有点困难了。比如弹性变形这样的难题,多如牛毛。”

说话的人是加纳亚纪。立花和亚纪是佃制作所参与的人工瓣膜高迪计划的研发负责人,不过在该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后,两人又回到了火箭发动机的阀门研发小组。

佃把阀门放回去,又拿起脚下的一个齿轮。“素材应该是耐高表面压力齿轮用钢,亚纪说得没错,就算是这种高性能的钢材质,要预测其弹性变形也极为困难,因为会引发弹性变形的原因很多。不过也有对我们有利的部分,比如这个磨齿,”磨齿是指对齿轮的研磨加工,“光靠研磨精度就能拉开相当的差距,这是我们擅长的领域。另外我们在各种素材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弹性变形虽然棘手,不过就回本速度和稳定性来说,我们应该有些优势。”

佃看着周围的下属,语气随意地说:“你们说,不花功夫就能做出来的东西能有啥价值呢?哪怕是经验丰富、知识完备的人,也要下苦功、费脑子,这样才能做出好东西啊。只是那种简单的玩意儿,就算做出来了我们也不会太高兴,对不对?所以我们要做就做大的,做那种能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好不好?”

立花低头交抱双臂,嘴角扬起。

其他员工要么忍着笑意,要么一脸木然,还有的人假装没听见,埋头打量拆开的零部件。不过现场已经出现了一种气势,所有人都在做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挑战。

“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个阀门做出来。好了,该交给谁来做呢?”

佃轮番注视在场的所有人。

“要是没人自告奋勇,我倒是挺想做的……”佃说。

“那可不行。”山崎在旁边笑着制止,“社长总是独占最肥的差事,这次换我来。”

这时,一个人举起手,让现场氛围发生了难以言喻的改变。

“能让我来做吗?”

蹲在地上查看变速器零部件的人中有一个站了起来,他留着一头长发,目光锐利,给人感觉像匹精瘦的狼。

轻部真树男。

他是佃制作所的中坚工程师,也是个常常被人议论的人物。

“跟变速器有关的,应该没人比我更擅长了。”

轻部说完,又看着周围目瞪口呆的同事,问了一句:“对吧?”

“阿山,你觉得轻部怎么样?”

晚上,佃把山崎叫到附近的居酒屋。山崎闻言放下了筷子。

“那家伙真的没问题吗?”佃担心地确认。

“我觉得没问题。”山崎直视着佃,这样回答道,“那家伙也不能总这么低迷啊。”

“那倒是,可他上回搞砸了啊。”

“您是说跟上岛那件事吗?”

研发“斯特拉”的时候,此人跟年轻员工上岛友之大吵了一架,还差点儿动起手来,最后是周围的人慌忙把他们拉住了。

“对啊,说起来社长当时也在场。”山崎苦笑着说,替轻部辩解道,“那家伙就是不够圆滑,性格就那样,无法温和地对待新手,可能也放不下架子吧。平时大大咧咧,嘴巴又毒,觉得下面的人在提问题之前应该自己先查清楚,还很有理,说自己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但现在有些年轻人的想法是,既然你知道,就告诉我呀。”

“这没办法分谁对谁错啊。”

真的很难办。

“但他人并不坏。上岛可能不知道,他为手头的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时,轻部在背后帮了不少忙。有很多要交给上岛的琐碎工作他都自己处理掉了,甚至那次大吵一架之后也是。你别看轻部那样,其实也有不少优点。一个这么不圆滑的人主动提出想做,我个人是挺想交给他的。”

“原来如此。”佃叹道,“不过,这家伙这回怎么突然主动提出要做呢?”

“他来我们这儿之前,在台东工程研发过变速器。可能觉得自己是公司里对这方面最熟的人吧。”

轻部入职七年了,山崎不说佃都忘了。

“嘴笨,不擅长与人相处,因为这些,轻部以前受过不少委屈吧。这次对他来说应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山崎郑重其事地对佃低下了头,“社长,求您了,这家伙虽然不好对付,不过能请您让他做这个吗?”

“情况我都清楚了。”

佃的回答让山崎松了口气。

“不过,问题在于要他跟谁组队。像上岛那种认真过头没玩心的性格,肯定会跟他闹矛盾。最好是开朗一些、活泼一些的人吧。”

此时,佃的脑中浮现出两个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