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佃从福井回到东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推进这个计划的项目小组。

虽说项目三年前就已开启,但是要进入量产阶段,就算非常顺利,也可能要花上好几年时间。

不过一旦产品正式投放(当然存在一定风险),就有可能将其培养为公司的主要利益来源。

负责这个项目的员工不仅要有能力,还需要有领导力和强烈的责任感。

“我想让中里试试,你觉得呢?”

经过多方探讨,从福井回来的第二天,佃给出了具体提议。

“上回日本克莱恩的项目有点对不起他,但这次不会有问题。而且同样是医疗用品,他的经验也能派上用场。”

“我觉得可以。”山崎干脆地赞同道,“那家伙最近有点消沉,希望这样能让他打起精神来。”

“都是因为日本克莱恩过河拆桥啊。”

本来带着赤字的准备进行研发已经非常难受了,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样品竟还便宜了竞争对手,更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中里肯定觉得这件事难以接受。再加上佃在制造样品的过程中对他说过重话,这点他自己也觉得很过意不去。

佃当场点名了技术研发部的立花协助中里,还加上了第二营业部的江原,以及跟他同一部门、年纪尚轻的川田。这些人都是将来可能引导佃制作所发展的青年才俊。

当天傍晚,佃把这几个人召集到了会议室。

“我想大家都听说了,在北陆医科大学的一村老师的提议下,该大学与当地的樱田公司合作,着手研发心脏手术中需要用到的人工瓣膜。此次把你们组成项目小组,就是为了推进这个项目。”

这件事对四个人来说应该很突然。听了佃的话,他们先是沉默不语,现场气氛越来越紧绷,最后有点滑头的川田随意问了一句“那我们要干啥呀”,才让几个人回过神来。

“你们先看看这个吧。”

佃说着,把从樱田那儿借来的人工瓣膜样品拿给所有人看。

“简而言之,就是做这个东西。”

“这不是已经做好了吗?”川田翻了个白眼说。

“不,这还不算完成。”佃回答,“这个人工瓣膜是个失败样品。”

“哪里失败了?”

技术研发部的立花问了一句。他硕士毕业后就进了公司,工作了五年,虽然人有点死板,开不起玩笑,但工作态度扎实稳健。

“不知道。”

佃的话让立花愣了愣,接着以眼神催促佃做详细的解释。

“实验发现这个样品容易生成血栓。所以我们必须克服的难题不仅包括技术上的,还要构思出能够防止血栓的构造,以及生物相容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反复试错。”

“那可要花不少时间和金钱啊。”江原马上指出。

“毕竟是医疗器械的研发,我对此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佃说明了人工瓣膜的医学意义,又向他们详细说明了决定研发的事情经过。

为什么要做这个?

只要想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哪怕研发过程漫长而艰辛,就也不会产生迷茫了。

而且,答案要越简单明快越好。

这次的答案,首先是救人。其次,作为企业,自然还为了赚钱。

“现在我们的主力产品虽然是小型发动机,但我希望将来能把医疗器械也作为主要收益来源。”

“社长,您真的相信这能成功吗?”

语气讽刺地提出这一问题的人是江原。此人从不跟别人客套,也从不说谎。他表里如一,对谁都是一样的态度。

“对,我相信。所以要拜托你们了。”

四个人都没有应声。他们本来就都不是社长一声令下就会乖乖去做事的人,公司也从未刻意培养过那种风气。佃自己就每天践行着不认同的事情不能盲从的观点,也一直是这样教育底下的员工的。这是佃在做研究时就一直坚持的信条。

“为什么您如此坚信呢?”立花淡淡地问了一句。

目前只有佃一头热,员工们都反应冷淡。这也是佃制作所常见的光景。

“这个项目既花钱又花时间,而且由于害怕名誉受损,大企业都不敢参与。正因为如此,它才是我们的商机。还有一点,这个人工瓣膜的瓣叶部分应该能应用到我们所熟悉的阀门系统的经验。换言之,跟其他公司相比,我们有技术上的优势。”

一阵沉默后,立花给出了冷静得令人恼火的回应。

“虽然不是绝对能行,不过确实有一定可能性。”

“没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相信有这个可能性,以及自己的技术实力。”

佃轮番看着四个人,说:“你们对自己的技术实力没有自信吗?”

“那当然有了,对吧?”

江原说着,看向技术研发部的两个人,不等他们回答就重新转向佃问了起来。

“名字呢?项目总得有个名字吧,叫什么?”

佃仿佛一直等着这个时刻,看着四个人说:“高迪计划。”

四个人各自喃喃念着这个名字。

“接下来,我希望高迪计划的组长由……中里,我希望由你来担任。”

“我吗?”中里耸耸肩,嗤笑一声,“又是我?”

他这个人很爱嘲讽,态度也不怎么好,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极具潜力。正因为这样,佃希望他能够在这个项目中成长起来。可是……

“你愿意吗?”

佃感受到了跟平时有点不太一样的气氛,凝视着中里的双眼问道。中里还是跟平时一样态度恶劣,不过这次好像感觉不到“情绪”。这只是佃的错觉吗?

“能让我考虑考虑吗?”

果然,中里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行,你可以明天再给我答复。副组长就由江原担任吧。”

“好嘞。”这边的回答倒是爽快。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计划的日程。阿山,你来吧。”

山崎接过佃的话头开始了说明。

“那几个小伙子也太装大人了,怎么这么冷淡。”

跟新成立的项目小组开完一个小时左右的会议后,佃回到社长室,冲山崎抱怨道。

“这不都是社长教的嘛,不认同就不盲从。”山崎用中指推了一下厚重的眼镜,边笑边说。

“我是说过不认同就不盲从,可没说过要这么冷淡啊。”佃不服气地反驳,随后正色道,“那你觉得那帮人认同了吗?”

“应该认同了。”山崎说,“他们就那样。”

可是……

“中里呢?”

佃这么一问,山崎久沉默了。“那家伙让我有点担心啊。”

“有内情吗?”

“我感觉他对公司有些不满,大概从接了日本克莱恩那个样品任务开始他就有点迷失了方向——哎,我也不知道这话该怎么说。”

“所以我才把这个项目交给他啊,希望他能借此重新振作起来。”

“问题在于他能不能领会到这个决定里的积极之处啊。”

那就是中里的个人问题了。

人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不顺心和不合理的事,可也不能因为这样就……

“缩手缩脚的能干什么?”佃说,“人啊,要陷入消极思维简直太容易了。与之相比,一直保持正面思考简直难于登天。正是最苦难的时刻,才能检验出人的真正价值啊。”

这番话的对象应该不是山崎,而是不在场的中里。

中里,现在正是加把劲的时候啊,佃在心里说道。我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