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签诚

上京城中的寺庙,从初一到初三都有庙会,最出名的就是东西二庙——法华寺和法慧寺,两地的庙会,传说这两座寺庙是师兄倆建的。这庙会上头,百货云集,织的布、绣的衣、民间小吃、古玩、器具、字画、花鸟、鱼虫等都有得卖,还有摆摊写对联的,算命的,画圈卖艺的,无所不有。

有俗语言: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

初一那日是最热闹的,还有抬神巡街的,敲锣打鼓的,踩高跷、跳秧歌的,真是锣鼓喧天。可惜因着长辈初一要进宫,所以卫蘅还没在初一之日去过两庙。

老太太昨日进宫站久了有些不适,所以今日只何氏带了卫蘅出门,何氏喜欢法慧寺,卫蘅就是她在法慧寺求菩萨求来的。

家下早就有人提前来打点过,不过初二来上香的达官贵人太多,何氏和卫蘅由小沙弥领着在大雄宝殿上了香,便去了后院客房。

法慧寺里人太多,太嘈杂,连千里之外赶来还愿烧香的香客都有,卫蘅又生得那样出色,何氏自然不愿意带卫蘅在外头就留。在客房里不过略坐一坐,喝了口茶就要走。

哪知刚要走,就有穿着玉青地红色掐牙褙子的丫头过来,一进门何氏就认出来了,那是齐国公府木老夫人身边的牡丹。

牡丹向何氏行了礼,笑道:“我们家老夫人今儿也来了,在门口瞧见了冬雪,想着肯定是您也来了,老夫人就让奴婢过来请你过去坐坐。”

何氏笑道:“这可巧了,我们这就过去。”

卫蘅跟着何氏过去对面木老夫人休息的客房,陆湛和陆怡贞兄妹也在,还有陆家二房的陈夫人和大少奶奶黄氏,只是楚夫人和陆怡元不在。

木老夫人和楚夫人表面上虽然是一对婆婆慈爱,媳妇孝顺的婆媳,但亲近的人都知道,那是做给人看的,否则齐国公家的中馈也不落会在二儿媳妇陈氏的手上。

齐国公世子,也就是陆湛的父亲,也是个不成材的,倒是二房老爷颇有他爹齐国公陆彦之风。

卫蘅跟着何氏向木老夫人问了安,坐下后,何氏向陈氏问道:“怎么没见元姐儿?”

“昨儿晚上受了凉,今天就没带她来。”陈氏道。

何氏道:“这几天忽冷忽热的,就是容易受凉。昨日我瞧着元姐儿跳的祈福舞,可比以前进步多了,太后娘娘也直夸她呢。”

卫蘅诧异地扫了一眼何氏,觉得她娘这马屁拍得太明显了,不知道是有何打算。

卫蘅的直觉果然灵敏,那何氏可不就是有打算。陆家的三郎虽然被她划出了女婿人选,但是陈氏膝下还有一个四郎,如今在太学念书,听说也不比陆湛差多少。

二房次子,上头有陆二老爷罩着,还有陆湛这样的兄长,前程绝对是鲜花铺就,只是性子如何还要再看看,但是并不妨碍何氏这会儿先铺铺路。

陈氏听何氏夸奖陆怡元,心下先就欢喜了几分,笑道:“快别夸她了,哪里及得上你们家的萱姐儿。”说完,陈氏又夸了卫蘅几句,不外乎是长得更水灵了。

“今日怎么就你们娘俩儿来上香?”木老夫人这会儿正搂着卫蘅问。

卫蘅脆生生地道:“祖母有些累,大伯母在家伺候她。”

何氏立马接了话道:“我今儿是特地带蘅姐儿出来的,这孩子,这一年多灾多难的,我带她来给菩萨上上香,禳福消灾。”

说到卫蘅的多灾多难,陆湛兄妹全都有份儿。先是陆怡贞累得卫蘅摔断了腿,然后是陆湛的马车撞到了卫蘅。

何氏说这句话的时候,木老夫人和陆湛兄妹都往卫蘅看了去。何氏也知道是自己嘴快了,有些尴尬,想补救又不知该如何说话,怕越说越错。

倒是木老夫人开了口:“蘅丫头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你瞧这小脸多漂亮,多红润。上上香也好,灾过去了,福气就来了。”

“可不是么。”何氏赶紧笑道。

木老夫人又问她们都去哪些殿上了香,听到她们只去了大雄宝殿,便道:“今日外头热闹,咱们都是喜静的。不过,既然蘅丫头要上香,湛哥儿也要陪着贞姐儿去烧香的,叫他陪了她们两姐妹一块儿去吧,也省得让人冲撞了。”

卫蘅抬头看了木老夫人一眼,又看了看对面的陆湛兄妹,这两兄妹都是她的灾星,她十分不愿意跟他们走近了。

何氏替卫蘅理了理衣裳,“去吧,可别淘气。”

卫蘅笑着向木老夫人和陈氏行了礼,同陆怡贞并肩跟着陆湛出去了。

木老夫人看着他们出去后,对何氏笑道:“蘅丫头出落得真是太好了,笑起来甜滋滋的,叫人看着就舒心。”

何氏叹道:“她呀,就是个不操心的,成日里就乐呵。”

“这样才是有福气的。”木老夫人赞道,“谁娶了她肯定都得乐坏了。”

“难怪老祖宗常说咱们京城女儿家的灵气都到靖宁侯府去了,萱姐儿和蘅姐儿这对姐妹花,谁家能娶到其中一个,肯定都会乐坏的。”

陈氏处处都要提卫萱,何氏就知道了她的意思。她心里头暗骂,这齐国公府还真以为他们家了不起了是吧?陆湛求取卫萱还有机会,陈氏的陆四郎算个什么东西!真是给脸不要脸。

何氏心想,她们家珠珠儿谁配不上啊?看重陆四郎不就图他是次子,听说性子也不错么,陈氏还当她儿子是奇货可居了,真是可笑。

何氏对陈氏的热情一下就消减了许多。

陈氏也不意外,她对卫蘅也不是不喜欢,只是这姑娘生得太漂亮了,连女人看着都挪不开眼睛,若是嫁给四郎,她就怕卫蘅成日将四郎勾在屋里,坏了精水不说,还会坏了前程。

走在路上的卫蘅,可不知道她自己已经被陈氏划入了狐狸精的范畴,简直就是那刮骨的钢刀啊。

不过陆湛这把刀也丝毫不逊色于卫蘅,这一路走来,对面来的不管是二八年华的姑娘,还是风韵犹存的徐娘,那眼神都一个劲儿地往陆湛身上飘。

大约因是正月,陆湛的穿得格外风骚,缂丝宝蓝地曲水冰梅织金锦袍,石青色绒缉米珠绣靴子,外罩石青色羽毛缎面薰貂皮大氅,真是顾盼烨然,不看他那脸,单是这身姿的峻拔清贵,就已经将小姑娘迷得魂不归窍了。

加之陆湛今年已经二十,本就是少年老成,一瞧就是懂得女人的美好的年纪了,将那一众小妇人也勾得直觉得家中的男人跟他一比便成了武大郎了。

只可惜陆湛不是那西门庆,这些女人再多的媚眼也是抛给瞎子看。卫蘅在心里默默地送了那些女子三个字“不矜持”。

一路上卫蘅都很安静,头微微垂着,实在是寺里来来往往的人太多,那些女子抛了秋波给陆湛后,眼珠子就往她身上戳,至于男子,那眼神几乎至露骨,丑态百出,卫蘅往陆湛的身后靠了靠,用他挡住了半边身子。

陆怡贞也是个安静的,同卫蘅也没什么话说,以前见面还能寒暄几句,自从魏雅欣那件事情之后,彼此见面就只剩下点头示意了。倒不是卫蘅拿大,而是仿佛陆怡贞觉得都是卫蘅害她失去了最好的好友一般。

三人行到罗汉殿时,陆怡贞和卫蘅都虔诚地挨着拜了,不过陆湛瞧着并不信神佛,一路过来都不见他烧香跪拜。

卫蘅磕得头晕眼花地起来时,陆怡贞还在拜,今日这法慧寺的大小菩萨她都拜了个遍,陆湛等待时脸上一丝不耐也没有,可真是个好哥哥。

卫蘅的两个哥哥自然也不是不好,只是三哥哥成了亲又忙于学业,五哥哥成日舞枪弄棒,是标准的鲁男子,粗汉子,所以总是和卫蘅的新嫂嫂王茹处不好。

卫蘅提了裙子跨出殿门,见陆湛正侧头看着旁边的济祖殿。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刚好可以看到济公像跟前放功德簿的木桌。

卫蘅脸红地又想起了上回她写五百银子,被陆湛看到的囧相。

陆湛似笑非笑地看着卫蘅,“蘅表妹,今天不抽签了?”

好吧,还有抽签,卫蘅有些无力地想。不过若是陆湛以为这样就可以嘲笑她一辈子,那可就真的错了。有时候卫蘅的脸皮也是很厚的。

卫蘅轻轻提起裙摆,走进殿内,摇出一支签。

四十二签。

济公殿的门口右侧摆着一张木桌,后面坐着一个生得肥头大耳的中年和尚,今日人多,为了方便众香客解签,主持特地在每个殿外头都设了解签的和尚。

卫蘅将签递过去,那和尚取了签文,问卫蘅求什么。卫蘅道:“诸事。”

那和尚缓缓展开签文,冲卫蘅一笑,“恭喜姑娘,这支是红鸾签。”

卫蘅当时就闹了个大脸红,当着陆湛的面居然抽出一支“红鸾星动”,简直没有比这个更丢人的了。卫蘅立即就站了起来,也不听大和尚解签了。

陆湛刚要开口,就见陆怡贞出来了。

陆怡贞看了看陆湛,又看了看满脸通红的卫蘅,心下便自觉明白了三分,虽然一路上卫蘅都没有找陆湛搭话,可是这满京城的姑娘就没有不倾慕陆湛的。

卫蘅敏锐地察觉到陆怡贞微微下撇的嘴角,心下窝火,这两兄妹还真不是普通的讨人厌,也不是普通的自以为是。

陆湛倒是真自以为是了,不过也怪不得他。虽则陆湛今年不过二十有一,但是已经便览了女子为了吸引男子的注意而使用的各种手段,有见了他就挺胸脯的,也有抛媚眼的,也有含羞带涩地偷瞄的,这三种人最多,稍微高杆一点儿的手段是以退为进,欲迎还拒,或是对他冷若冰霜,或是对他恶言相向,不过若是这些姑娘能将她们的眼神再收敛一点儿的话,或许陆湛还真能相信她们的不在意。

至于卫蘅这种矜持款,陆湛就见得更多了。她们总是七分冷漠,三分矜持,以期盼陆湛主动上钩。不过卫蘅只能算是其中手段玩得相当低劣的,陆湛看了卫蘅一眼,这姑娘的脑子确实有些不够用。

其实以卫蘅和陆湛的关系,又不是没说过话,若是大大方方地同陆湛聊几句,这才显得大方得体,可是此刻一句话不说,就显得刻意而做作了。也难怪陆湛误会她。

陆湛见过比卫蘅玩矜持玩得好得多的姑娘,几乎以假乱真,不过他自认为他的性子并不是那种别人不理他,他就会上赶着贴上去的贱皮子性子。陆湛并不是那种认为天下女人都该倾慕他的人,大多数时候,他对着这些女子都会觉得烦恼。

所以可以想见,卫蘅是不会成功的。

不过陆湛也不得不承认,卫蘅这样漂亮的小姑娘,作起矜持状的时候格外漂亮,背挺得直直的,脖子拉得长长的,很像一只漂亮的天鹅,可爱而不让人反感。

在察觉到卫蘅喜欢自己的哥哥后,陆怡贞对卫蘅的心态瞬间就发生了变化。以前她的确有些不喜欢卫蘅这样的人,太过耀眼,太过漂亮,虽则她们姐妹里卫萱无论是才华还是名气都比卫蘅更甚,但是卫萱是一种低调的美,而卫蘅却是能将所有人都衬成阴影的美。陆怡贞格外不喜欢和卫蘅走在一块儿。

但现在卫蘅喜欢她哥哥,陆怡贞的感觉就像发现了卫蘅的弱点一样,而这个弱点还是她自己的强项,让陆怡贞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这就拉近了彼此的关系。

陆贞看一眼卫蘅,又看一眼陆湛,然后再看一眼卫蘅,抿嘴一笑,卫蘅恨不得能扶额长叹,这本来没什么事儿都被看出事儿来了,大约陆湛又要说她不矜持了。卫蘅也意识到,自己可能矫枉过正了。

陆湛的眼睛看她时,里面有明晃晃的笑意。

三个人一路往回走,陆怡贞问卫蘅道:“蘅妹妹,今日向菩萨求什么了,那样诚心?”

卫蘅心道,她还能求什么,只是希望菩萨能别再让她嫁给范用了。不过这种话自然不能对陆怡贞说,因而卫蘅道:“我求菩萨保佑家里一切都平安来着。”

陆怡贞笑了笑,“我还以为……”陆怡贞朝陆湛的背影撇了一眼,又朝卫蘅别有意味地笑了笑。

卫蘅只能装傻,这种事情越解释别人就越不信。

卫蘅等三人回到客房时,何氏便领着卫蘅告了辞,并不打算留在法慧寺吃斋饭。

她们走后,木老夫人私下询问了跟着陆湛他们一行出去的曹嬷嬷,“你看如何?”

曹嬷嬷冲木老夫人点了点头,“这小姑娘我瞧着不错,就是有些矜持,都不怎么和三郎说话。”

木老夫人笑道:“小姑娘脸皮薄是正常的嘛。你瞧着行事如何?”

曹嬷嬷道:“一时半会儿哪里瞧得完,只是我看她眉清目秀,这就是第一个好的,性子么一时还瞧不出来。”

木老夫人点了点头,“再看看吧。这孩子眼睛生得好,清清澈澈的,一看就是心正的。”

曹嬷嬷道:“这倒是。”

木老夫人又问:“那你瞧湛哥儿呢?”

曹嬷嬷笑道:“您这可就难住我了,三郎那性子,心里头想什么,可没几个人看得出的。”

木老夫人叹道:“就是,这孩子如今大了,什么事儿都往心里搁,我也瞧不出啦。”

曹嬷嬷道:“三郎一向孝顺,你怎么不问问他心里怎么想的?”

木老夫人道:“你以为我私下没问过?这孩子只说全听我的。”

曹嬷嬷道:“那不就结了。”

木老夫人又叹息道:“可再怎么说,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总要找个他喜欢的才好。咱们也不计较家世,只要是清清白白的人家的姑娘就行了。只别再是个书呆子就行了。”

曹嬷嬷没再答话,木老夫人可以说世子夫人楚氏的不是,她可不敢。

“其实卫家的萱姐儿我瞧着也是不错,就是听说学问太好,我这是真怕,万一再娶那么一个进来,可就害了咱们湛哥儿了。”木老夫人继续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小姐,奴婢得说一句话,三郎可是个极有主意的人,虽说他说一切由你决定,可奴婢觉着他心里自有分寸的。”曹嬷嬷还是习惯叫木老夫人为小姐,她本就是木老夫人的陪嫁丫头。

木老夫人点了点头,“我只是担心,湛哥儿的媳妇可不能由着湛哥儿他娘去选,我这儿如果先有了人选,总是要放心一些。”木老夫人又道:“别的不说,蘅姐儿生得好这一条就好,湛哥儿屋里那两个生得妖妖娆娆的,若是主母太差了,就不容易立起来。”

“那倒是,只是生得也太好了些。您就不怕……”曹嬷嬷道。

木老夫人笑道:“不怕。若是放在别人家可能会怕,我可是求之不得湛哥儿以后能夫妻和顺,这才是兴家之象,何况湛哥儿的性子你也是从小看到大的,不是那等没有定力之人。”

曹嬷嬷连连点头,“是奴婢见识少了。”

却说那头陆湛送了何氏和卫蘅去车马处,临别时卫蘅大大方方地对陆湛道:“湛表哥,上次的事情还一直没谢谢你,我大姐姐也感谢你。”

陆湛笑道:“感谢我的马车撞了你么?”

卫蘅也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仿佛冬日雪地里绽放的火红玫瑰一般。

回程的马车上,何氏不住地往卫蘅瞧,瞧得她浑身不自在,因而忍不住开口道:“娘这是做什么,我脸上长花了?”

何氏有心问一问卫蘅和陆湛是聊什么聊得那样开心,早知道她就不该让陆湛陪卫蘅去上香。何氏生怕卫蘅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万一喜欢上陆湛可就不好了,陆三郎可不是良人。

可是何氏又怕物极必反,万一珠珠儿没那个意思,她这么一问,反而容易让珠珠儿产生逆反心理。不过何氏是忍不住话的人,还是开口道:“刚才你和陆三郎聊什么呢?”

卫蘅挑了挑眉看向何氏,她也是嫁过人,当过母亲的,知道何氏的担心,“刚才我谢谢他提醒我们商家的事情来着。”

何氏点了点头,但显然并不满意卫蘅的回答。

“我知道娘在担心什么,放心吧,女儿不会给你丢丑的。再说了,楚夫人那样的婆母可不好相处,陈二夫人也不是个善茬。”卫蘅反过来拍了拍何氏的手背。

何氏这下真是对自家女儿刮目相看了,她知道卫蘅已经渐渐长大,对事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何氏万万没料到卫蘅看人这样准,这样通透。

其实都是何氏想多了,卫蘅看得通透,不过是因为她前世听闻了一些事情而已。

何氏笑着刮了刮卫蘅的鼻尖道:“娘可没说什么,小丫头就提到婆母了,哎呀呀,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卫蘅被何氏弄得满脸通红,明明是她自己提起话头的,这会儿还来逗她,卫蘅嘟嘴嗔了何氏一眼。

这一嗔仿佛轻云蔽月,妍丽万端,真叫是宜嗔宜喜。何氏忽然又觉得无论是陆四郎还是范用,都实在配不上她们家的珠珠儿,她替卫蘅理了理鬓发,“眼看着你也大了,咱们是娘俩儿也没什么害臊不害臊的,你若是心里有什么想法,尽可以直管对娘说。你想寻个什么样儿的姑爷?”

卫蘅的心性早就不是小姑娘了,这会儿若是为着害羞而混过去,那很是自己对不起自己,难得何氏肯开口,卫蘅咬着下唇笑道:“人能不能干倒是其次,要紧的是品行好,还要婆母好相处的,小姑子也要好相处才是。”

卫蘅的要求同何氏不谋而合,何氏当即就觉得心下宽慰,“你放心,娘一定给你挑一个好的,断然不会委屈了咱们珠珠儿。”

母女两个又说了会儿话,一起回了侯府去给老太太请安。

过了初三,就是正月里走亲戚的日子了。因着何氏要相看女婿,所以这个月里的宴请,一个都没推托。卫蘅每日里都会听到许多句“生得真水灵”,“生得真整齐”这种赞美,至于卫萱,那是既懂事,又漂亮,还十分有才,溢美之词就多了许多。

兼且卫萱的年纪比卫蘅大了一岁,今年已经十五了,正是该说亲的时候,自然成了香饽饽,便是卫蘅这样耀眼的小姑娘,也只能被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