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安慰

在合作中,甲乙双方因为立场问题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对立也很正常,却也都是为了工作。就算产生了对立,彼此之间的态度也是温和的,聪明的甲方就算心里觉得自己高乙方一等,也不会在态度上表现出来。中国人做事总是讲究“中庸之道”,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即使觉得乙方能力不强,在没有损害利益的情况下,不会直接用尖刻的语言当众表达出来。

态度上是温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事情,这才是合作的正确态度。这个甲方员工明显是新来的,职场经验不足,才会在甲乙双方大领导在场的会议上,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这话一出,现场安静极了。甲方没有人说话,想看乙方怎样应对这个问题,乙方也没有人说话。尽管那人只是个小喽啰,但他毕竟是甲方的小喽啰。小鬼难缠,甲方的小喽啰说出情绪这么对立的话,乙方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不是不会回答,而是一时没有合适的人站出来回答。负责这个项目的培训师没有说话,艾琳娜回答这种着情绪的、明显外行的问题,未免显得掉价。一时间,会议现场鸦雀无声。这时候方媛开口了,方媛说:“艾总刚才不是说了吗,传授鸡汤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你不要受网上那些观点的影响,把鸡汤想得那么不好。好的鸡汤,暖心暖胃,适量地喝,不仅提高工作能力,还能提高情商。”

这话,明显也是带着情绪的。不耐烦的情绪。乙方在甲方面前不耐烦,这是很要不得的。而且,话里的意思,是在批评那人情商不高了。若私下里对着他一个人,倒还好些。第一次提案的大型会议现场,当着甲方领导怎么样,说出这样的话,是在打甲方的脸。

方媛话刚一说完,艾琳娜就笑呵呵的打圆场,同样拿情商说话。艾琳娜笑着看着方媛说:“方老师这话说的,理儿是这个理儿,明显情商就不高嘛!”又对甲方说,“同样喂人鸡汤,能不能让人心甘情愿的喝进去,并学到东西,这才是本事。这才是体现培训公司价值的地方,刚刚那位小领导,是叫小陆对吧?提的意见特别好,我们回去之后会好好反省一下,针对这个开个会,讨论一下怎样给甲方喂鸡汤……”

哄堂大笑。艾琳娜又说了几句恭维甲方的话,这事儿就这么过了。回去的路上,方媛很是忐忑,还没说话,艾琳娜就主动笑着跟方媛说:“我还第一次看到你在甲方面前这么有气场,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呀!”

方媛连忙道歉,说:“对不起啊艾琳娜,我也不知道我那时候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没事。”艾琳娜说,“那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圆场了,你来递个梯子挺好的。”

为了让方媛安心,艾琳娜拍了拍方媛的肩膀。方媛低着头没说话,眼眶湿湿的。

回到公司之后,夏文莉私下问方媛:“你最近是不是特别累啊?感觉情绪不太对。”

方媛苦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

夏文莉说:“孩子这么小,就要回来上班,是很累的。”

“关键是孟哲一点都不肯帮忙,你知道吗?”方媛说,“就像,照顾孩子是女人的义务一样。他什么都不用做,就当了爸爸。”

“男人是指望不上的。”夏文莉说,“你妈不是在帮你带孩子吗?”

“月月是高需求宝宝,我妈白天带,已经很辛苦了,晚上我就不想再麻烦她了。”方媛说,“我有时候会想,我生孩子干嘛呢?把自己搞那么累,丈夫也不肯帮忙,我时时刻刻感觉到孤立无援。”

“生孩子,可能是为了老了有份保障吧!”夏文莉说,“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这样想,我们这一代,也有不少人这样想。”

方媛问:“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我不是啊!”夏文莉说,“我还没考虑那么远。或许,等我家里的事情解决了,我才会考虑那些吧!”

夏文莉所说的家里的事情,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家里的房子就那么被占了去,母亲还被打伤,伸冤无门,多少心有不甘。另一方面,以母亲现在的身体状况,很显然是没有劳动能力了,这一生都需要她照顾。独自一人时还好些,咬着牙撑一撑就过去了。两个人的时候,就有了顾虑。怕对方嫌弃母亲是个累赘,怕对方的家庭不肯接纳自己。这些,都是夏文莉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她不谈恋爱,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直到她遇见了小诺。小诺是本地人,是那种温温软软,性格很好,教养很好的男孩子。收入不是很高,却也不算太低。生活上很节俭,明明有车,平时上班却不开,只为省一个月千把块的市区停车费。会做家务,会照顾人,会聆听……最关键的是,他似乎根本就不在意夏文莉的家庭状况。听夏文莉说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仅不觉得夏文莉懦弱,反而认为她特别坚强,靠自己撑起了一个家。

小诺丝毫不在意夏文莉的学历只是大专。他觉得她很了不起,工作努力,会主动争取,这才从一个前台,变成了一个助理。他完全相信夏文莉能做到她所说的:再过两年,她也会转培训师。她会成为同道公司最优秀的培训师,拿着高薪,在这个城市真正地安定下来。

夏文莉计划未来的时候,并没有把小诺考虑进去。这让小诺多少有些难过。但这,只是他们还不够熟悉的缘故。经历过那么不好的事情,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就算再亲密,男人想真正走进她的心,并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两人在一起这几个月,也只享受了爱情的甜蜜,并没有计划过未来:最起码,交了女朋友的事情,小诺也并没有跟他妈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