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下午两点,市委201会议室坐满了与花岭乡上访事件相关的人员。

陈之行像往常一样,先说了一声“各位辛苦了”,边说边向大家点头致意。几个性格开朗的干部也像往常一样,回一句“领导辛苦了”,引得全场一阵笑声。笑过了,气氛就会轻松一些。

随着大伙笑了一会儿,目光转向信访局局长夏涛,夏涛立刻收敛了笑容。陈之行就微笑着问夏涛:“花岭乡的事儿都知道了吧?”

夏涛连忙点点头,说:“是,多少年的老访了,大家都知道。”

花岭乡农民在北京的时候,夏涛也在北京,正参加一个全封闭的学习培训班。培训结束一回到承新,就听到了副局长关于花岭乡上访的汇报……

陈之行环视了会场一下,继续对夏涛说:“讲讲情况吧!知道多少说多少。”

夏涛显然是有备而来,话说得干净利索,条理清晰。夏涛的介绍和上访代表老王与小刘的介绍基本一样,只是比他们反映得更具体更详细。据夏涛说,花岭乡第一批上访的群众大多是上了岁数的村民,现在,这些人死的死,病的病,能有体力继续上访的越来越少了。有一个刘老汉,临死的时候留下遗嘱,鼓励他的儿子一定要继续上访,不要灰心,要相信国家相信党……

“刘老汉?他的儿子是不是叫刘瑞?”陈之行问。

夏涛说:“正是。”

刘瑞就是要了陈之行电话号码的那个小刘。

陈之行的眉头锁紧了。

夏涛介绍完之后,陈之行又问其他人,“夏局长介绍的情况你们清楚吗?”

陈之行注意到,南州区区委书记王立卓和区长董智目光躲闪,逃避的样子。陈之行没有逼视他们,也把眼光移开,对大家说:“我只问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认为花岭乡那些上访农民的诉求有没有道理?”

在座的各位早已熟悉陈之行的套路,不用陈之行重复,就自动自觉地按座位顺序表态了。

财政局局长说话了:“书记,花岭乡上访的具体情况我还真的不是特别清楚。”

城建局局长说话了:“说句实在话,我觉得不能说人家没道理。”

南州区区委书记吧嗒吧嗒嘴巴,说:“有道理,但是……唉,陈书记——您也知道,我和董智来南州的时间都不长……”

陈之行并不接话,区委书记便也不说了,看着区长董智。

董智看着陈之行,说:“陈书记……这件事儿,我们不是不想管,可是……有些事儿你是知道的,我们管不了。”

陈之行问:“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

区长又不说话了,看向区委书记。区委书记咳嗽了一下,说:“陈书记,我们……”

陈之行打断他,说:“当干部的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啊,不管是谁留下的罗乱,你们是现在的父母官,你们就得给老百姓解决问题!花岭乡是南州区的大乡,整整五年了,农民的问题还是没得到妥善处理,你们不觉得有些……”陈之行想说“过分”这个词,话到嘴边又改口了,“你们不觉得对老百姓来说,让人伤心吗?同志们,我是农民的儿子!在农民眼里,领导干部是多么值得敬畏和尊重啊!领导干部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最依赖和信任的人……我们不能伤他们的心啊!”

陈之行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与会的人,都低着头,有的叹气,有的抿着嘴唇,会场里暂时地寂静了。

稳定了一下情绪,陈之行又接着说:“同志们,农民苦啊,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不能忘本啊!农民实实在在,朴实无华,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无理取闹的,农民的事情处理不好,我们这些当官的就是渎职啊!”

陈之行对南州区的两位领导说:“什么也别说了,赶紧把补偿方案做出来,越快越好!”

散会了,陈之行回到办公室,马上给南州区区委书记王立卓打电话,让他立刻返回市委直接到他的办公室,并且不要跟任何人说陈之行找他。

不一会儿,王立卓就来了。田军为他沏了茶水,轻轻地带上了房门。看田军把门关好了,王立卓立刻起身坐在陈之行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擦了一把汗,说:“陈书记,我们不是不想管,我们实在是管不了啊!”

陈之行说:“立卓,我们之间虽然没什么私交,但是,我知道你在群众中的口碑不错,对你也就多了几分信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你说是吧?”

王立卓一个劲儿点头。

陈之行一边端起茉莉花茶,一边看着王立卓的眼睛说:“花岭乡的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作为南州区的主要领导,作为老百姓拥戴的领导,心里应该有数吧?”

王立卓又是一阵点头。

陈之行喝了一口茶水,说:“别只是点头啊?有顾虑?不敢说?”

王立卓又擦了一把汗。

陈之行说:“说吧,我知道你们的苦衷,也理解你们。有话尽管说,和我都不敢说,和谁敢说啊?”

王立卓摸出一包烟,对陈之行说:“书记,我可以抽烟吗?我知道你不抽烟,不抽烟的人烦烟味儿。”

陈之行说:“只要你能把心里话说出来,随便抽。”

王立卓点燃一支烟,眯起眼看了看窗外,又看了看陈之行,目光在烟雾中一点一点地就深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