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感谢磨难

很多作家朋友同仁出书或讲创作谈之类的文章都常说感谢生活,这固然很对,可我不想拾人牙慧,而且想讲得更具体更针对性一些,就是感谢磨难。是的,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生活中的磨难更有益于笔尖刻度的印痕深深。

所谓磨难者也,于彼时的当事人来说都不会是开心事。正是这些诸多的不开心事让你苦恼,让你郁闷让你忧患,才使得你必须在混沌中寻找一扇透亮的天窗。

我们这一代上世纪50后的弄笔者,创作起步的初始阶段正逢“文革”造成的文化荒漠年代,那时候除了报纸上的空话套话标语口号,而实际上无书可读。经典都被砸烂了,引进文化的渠道堵死了,在乡间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偶或发现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好诗,便似跋涉在沙漠之途中饥渴难忍的行者得到一瓶矿泉水或一块窝窝头,必得救命泉一样吮吸或咀嚼再三。这就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人文化营养中多种维生素的缺失,而正所谓有所失也有所得,打记事起就开始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时期,四清“文革”斗批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粉碎“四人帮”,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等等等等,我们所经历了的这半个世纪的沧桑之变,几乎等于人类历史上几个世纪的变化频率和幅度,因此我们也就有幸见识到各个时期不同阶段各类人物的荣辱浮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三十多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让我们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换脑工程。

无可置疑,社会总是越变越好。然而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人却并非都是越变越好,无论官场商道工矿企业乃至教书育人的学校,拜金主义的狂澜淹没了道德底线,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支配下无所不用其极。因为曾经在仕途上不是一般辛苦地跋涉过二十多年,靠业务拼挣获得奖誉证书可装一箩筐,皆因为祖坟上不曾冒白烟而止步于八品之下。可又眼见得有些德才政绩平平的人不知怎么官就做大了可也有上的快摔的也快,自然摔下来的时候大家都会知道为什么摔的。

这就是我们大家所面临着的社会现实,也是我萌生创作长篇小说《红尘》三部曲的初衷所在。第一部《亿万富姐》面世之后受到评论界关注,新浪、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四十余家争相转载,网易、搜狐曾一度名列第一,也有影视公司要拍同名电视剧的意向,应投拍方改编连续剧的要求,就续写了第二部,《“双规”奇局》就此应运而生了。

在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地产泡沫金融风暴抬升了物价,但发展仍旧是主流的基本面,无论官场商道,仍旧有许多撑局面扛大梁的中坚人物焦虑于国计民生,奋争于惊涛骇浪中,不到长城非好汉。如若大家都去蝇营狗苟,钻营拍马,岂不是天就要塌下来了么!

自然“坏人使坏,好人受害”的客观存在仍旧会年复一年的存在,然而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的。

作为执笔者,我是以极大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去倾注于我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因为他们不仅是我心仪的偶像,而且也曾经是过从甚密的朋友。因为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磨难中,有着切肤的感同身受。在许多时候你就是去掌控兴办一些众口一词的好事,好事要办好仍然要付出无比的艰难。

仍然要得罪一些你并不想得罪的人。

人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正当的人又想干成点事是太不容易了。如果你要是太窝囊,人家就会看不起你;反之要是很厉害太能干,人家又容不得你。即便你业绩如山压得人家当面张不开诽谤之口,背后也会无中生有造出许多莫须有。究其原由莫须有并非是秦桧之辈的专利特技,华夏望族中的势利小人都很擅长,无须办学习班去培训,也未见大学的分科中有这种研修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从这一哲学意义上来理解和引申,势利小人就可以说是矛盾和纠结的总和。正因为他们贪图私欲把持权位,蚕食正义,才无端生事干扰了正常的社会运转。记得是哪位大师曾经说过:“倒不是怕大人物缺了德,更为可怕的是因为缺德而成了大人物。”此语命中的社会世象实在更让人触目惊心,惟予不信,请去翻检那些在反腐利剑下落马的贪官发迹史,哪一个屁股下不是一堆金钱和美女!而在他们所成为“大人物”的台阶上,为其垫脚助长的也还是这些东西。也许可能会说总归也离不开一些政绩吧,然而政绩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可以注水或造假欺世盗名的。而金钱是硬通货,美女是双面胶,还没听说有哪一例是以假币买官腾达,更不用说会出现假美女能够性贿赂成功的奇闻了。

并非是专意要去写一部反腐败的长篇小说,而实在是生活的触动和世象万变令人欲罢不能,不吐不快。“卑鄙者领到了通行证,高尚者留下了墓志铭”,红尘浊世中这样的世情现象太让人司空见惯了。很多时候因为不择手段势利小人靠旁门左道得占先机,而实干兴业在正道上遵循正常程序脚踏实地的敬业者却往往丢掉许多机遇。然而天道有常,善恶有报,最终折戟沉沙的是投机者而非敬业者。

我们这代人有幸经历了“广阔天地炼红心”的年代,虽然没有大有作为,却也熟识了春种秋收,体味了耕作的劳苦。无论在乡间种地,企业打工,仕途苦熬,商海奔波,也曾担任过多种岗位的法人或经营管理者,官虽没有做大却也历练了不少难险事的处置过程,由此也熟了士农工商各色人等的本来面貌,确曾帮助过一些人解决了生活或学习创作上的难题而并未图报。而你并未图报并非就一定会有好报,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这些人在笑容可掬的面具下偷偷伸脚去踹你,为什么踹你是因为你在许多方面比他强,把你踹低了似乎他才能高大起来,其实未必。

世事磨难其实在许多时候让人很无奈,人情冷暖也常让人扼腕谓叹。因为“人一阔脸就变”几乎是相当的一个常态,而人还未阔脸就变也并不鲜见了。就因为干过许多年的记者编导工作,当过地方新闻部门的负责人,养成了直抒己见不吐不快评判是非的习惯(也可以说成是毛病),也吃过犯颜上谏的不少苦头,虽然历史的发展证明自己不幸言中,虽然你说对了人家把事情办糟了,可是人家的官还是照当不误,没准在什么时候又升上去了。你老是愿意讲真话,啄木鸟死到树窟窿里面,吃嘴头子的亏岂不是活该么!

尽管遭遇过如此许多磨难,我却至今不悔执著如初,如果大家都不顾客观现实,都去为了讨得一己私利,指鹿为马逢迎权势,最终的恶果大家都得伸着脖颈去承受。

人生有年,磨难无尽。翻开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从屈原、李杜、曹雪芹、吴承恩到鲁迅先生和巴老,凡在文学史上彪炳千秋的巨匠,无一不是饱经磨难。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就是这个道理。面对而今经济腾飞,创作繁荣的伟大时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说:“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经典力作,缺少振聋发聩的文艺高潮,缺少学术创新与文化发现,缺少大师式、精神火炬式的文化权威。”

这无疑是直击现实的真知灼见,当代中国文坛之所以缺少大师,缺少旷世力作,不是因为作家们的文学修养不够和文学技巧不够,或许就正是因为磨难不够。曹雪芹先生就是因为腐朽没落的大清王朝封建专制磨难了他的一生,才磨难出了一部堪称旷世经典的《红楼梦》,鲁迅先生也正是因为旧中国的黑暗和肮脏,才磨砥了他匕首投枪一样的杂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磨难对作家来说应该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玉成。

磨难归磨难。说到行将面世的这部长篇小说《“双规”奇局》还是非常幸运的,说幸运是因为在长篇小说销售非常低迷的市场背景得到了花山文艺出版社领导同仁的垂青,贵社没有单是去算能赚多少钱,而是以推出冀版图书品类和本省作家为己任,依然扬帆启行。

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形势下,虽然出版社和作家都面临着艰难的挑战,但是我们义无反顾地坚信,今天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文学对精神的滋养,为了让子孙精神上不会贫穷,骨骼上不会缺钙,创造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特别感谢花山文艺出版社于怀新主任和刘红哲责编的耐心沟通和精心梳理润色,编辑与作家高度默契精诚合作必将催绽文学之树的花红果香。

作者

2012年6月麦黄时节于井陉矿区寓所